CoCoon Foundation
  • Home
  • Our Team
    • Our Team
    • Board Members
    • Advisors
  • Our Work
    • Jockey Club CoCoon STEP >
      • About JCCSTEP
      • Hong Kong Youngtrepreneur Pitch
    • Pursuit of 𝑥
    • Publications
  • Get Involved
    • Support us
    • Work with us
    • Careers
  • Contact Us

重視味道忽略營養衞生

不少學生都會在校午膳,有政黨於3月對359名中小學生進行有關午餐質素的問卷調查。超過70%人的午餐來源是透過學校飯堂或統一的飯盒供應商,而學生選擇飯盒時最重視味道及價錢,而非營養和衞生;中式 麵則榮登學生最喜愛的飯盒菜色。

調查發現,超過77%人每星期留校吃午餐達4天或以上,超過70%人的午餐來源是透過學校飯堂或統一的飯盒供應商。在選擇午餐時,37%學生認為味道是最重要的因素,30%人選價錢,營養及衞生則只有12%人選擇。

學生對午餐菜式的滿意度偏低,以10分為滿分,有56%人只給予1至5分。另外,有超過52%學生認為飯盒的菜式油膩。雖然營養不是學生選擇飯盒時最重要的因素,但分別亦有37%及57%人認為午餐的蔬菜及水果分量不足夠。

醫生李家仁表示,學生有自主性,因此食物的味道和擺盤十分重要。另外,學校老師未必清楚營養知識,建議政府可考慮安排營養師到校,專門提供有關學生膳食的意見。

進行調查的香港經濟民生聯盟提議,衞生署應提高學校午餐中「營養要求」的標準,例如「學校午膳供應商評估表」中,「營養要求」佔分應由50%或以上提升為60%或以上;而「限制供應食品」(例如炒麵,牛腩,煙肉等)應由不多於兩天收緊為不多於一天,或不能供應。另外,衞生署的「學生午膳營養指引」建議學校應每學年進行最少每次為期一周的午膳營養監察,衞生署卻未有加以監督,經民聯提議衞生署直接派員監察學校午膳營養情況,分擔學校繁重事務。

學童有什麼飲食問題?
有什麼其他人士與學童一樣面對飲食問題?
現時學校餐盒有什麼漏洞?



Picture

Picture

自我覓食、耕種的城市人

城市文明為我們帶來方便,起居飲食都能夠依賴市場買賣,而不用靠自己耕種食糧。雖然有些人逃離城市回歸田園,但美國男子 Rob Greenfield 所做的更為極端:百分百自給自足。
「我們身邊都充滿了食物。」Greenfield 說。他經常騎著單車在奧蘭多市到處找食物:「我已到過 49 個州份,所到之處,都有食物在生長。」

Greenfield 得請教佛州的農民適合本地種植的品種、走訪農場、上課、在書上或 YouTube 上,學習各種知識。

Greenfield 建一個 100 平方尺的房子。房子裡的櫃擺放了各式各樣的天然食材。Greenfield 除了利用所學到的農業知識,栽種各式各樣的蔬果,亦會出外覓食:「如果看見有前院的果樹已經有果實墜地,我會敲門問屋主可不可以讓我取一些。」很多人都非常樂意。他亦會在公園採集果實。他認為,如果人們都願意這樣做,世界才可以更加持續。
 
Greenfield 承認:「我所做的確實很極端,其目的是希望喚醒人們。美國人佔全球人口 5%,但卻佔用了全球 25% 的資源。」Greenfield 希望這項計劃的訊息,能夠傳達給生活條件優厚的人們。
另外,Greenfield 長年都在關注食物自由(food freedom)的問題。這個自給自足的實驗,會延續至 2019 年,他指:「在這個實驗之前,我未試過有一天的食物是完完全全靠種植和尋覓而得到。現在這個挑戰已經過了 100 天,實在地改變了我的人生。我懂得種植,亦懂得覓食,我感覺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能找到食物。」

Greenfield 希望,只要有數千人願意開始種植自己的食物,把自己前院變成一個小農場;了解自己食物的來源、嘗試脫離工業化、全球化的食品生產模式,實驗就取得莫大成就。

花園可以如何成為食物生產鏈的一部分?
有什麼可利用的現有種植資源?
有什麼其他需被解決的工業化、全球化現象?



全球飲食危機:多鹽、少穀,蔬果太昂貴

調查全球 195 個國家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結論是飲食不良而導致心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最大的殺手。

研究小組聲稱,研究目的是為了促進全球盡快協作,改變現有食物生產系統和相關政策,推動健康食物的生產,結合市場分配,才能達到人人飲食均衡的目標。研究顯示,攝取過多的鈉,同時缺乏穀物、水果、堅果、種籽、蔬菜的攝取,才是最大的健康威脅。

這項研究評估了 195 個國家的飲食習慣,以 15 種飲食作分類。
最理想的飲食習慣,是 15 種食物都攝取建議的分量,但過去 27 年來沒有國家能做到;有些地區的人甚至任何一種食物都無法達到。
2017 年數據顯示,因飲食習慣導致死亡,各國錄得的數字懸殊,有數以 10 倍的差距。

這項研究反證當今發起的許多健康飲食風潮,其實並沒有帶來太大效應。研究小組呼籲,全球各國必須採取新的措施,在謹慎對待環境變化的前提下,干預現有的食物系統,以求達到飲食均衡。
過去由營養成分主導的飲食指引,日後或將轉為由食物主導。然而,改變飲食習慣極為困難,目前而言,水果和蔬菜的價格已經高得令人卻步。如果每天要攝取建議分量的蔬果,在低收入的國家,所需費用超過國民平均收入的一半。

除價格外,有什麼其他使人們飲食不均的原因?
有什麼其他飲食習慣問題?


Picture

Picture

點心,是為了團聚,還是分離?

當作家談論食品的趨勢時,他們傾向於關注市場的表面變化,例如在香港的中環商業區開了幾家新奇的比薩餅店,令精品披薩突然變得新奇。但是,他們並沒有為食品趨勢帶來真正的改變。像許多其他事物一樣,它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緩慢、漸進地發展,並會出現幾乎難以察覺的突變。

在香港,我們最喜歡的似乎是無論好壞都以非常深刻的方式改變。點心的傳統和給人的感覺正在我們眼前轉變,但我不單是指廚師將新鮮的食材(如鵝肝)放入蒸餃子中,或者在蘿蔔糕上加上黑松露,我更想指出享用點心的形式正在被重新定義,這是個在傳統和習俗方面的戲劇性突破。假如以更專業的角度而言,我可能會說它的文化、社會和美食背景有一個典型的轉變。

點心起源於絲綢之路,是旅館在旅行者的休息時間時提供的茶點。在中國南方,它成為一種早餐習慣和給予人社交聚會的機會。當人們享用點心的同時,他們能了解社區內的新聞和八卦。在現代城市,點心讓整個家庭在忙碌的一周後聚起來。幾十年來,「飲茶」代表了大夥人在一家茶樓吃點心。它總是一件共同完成的事,即使人們正在閱讀報紙或玩手機,關鍵是他們仍在共享一張桌子。茶和竹筐蒸饅頭只是華語家庭的習俗和傳統的一部分,但這種形式正在變化。

幾年前,當商店開始提供全天點心時,它起步時發展得非常緩慢,但隨後人氣突然飆升。點心從早晨和午餐的限制中解放出來,新一代人可以隨時隨地吃叉燒飽和雞腳,包括深夜。他們沒有必要等到早上或週末,他們亦當然不必邀請母親和父親、祖父母、叔叔和阿姨以及所有堂兄弟。點心現在成為一種除了其社會功能之外的享受。

與美心皇宮這樣的大型宴會廳不同,這些小型商店只能容納較少的人,例如通常你會看到夫妻一起用餐。這些小商戶會因為香港的家庭結構變化到較小的家庭和低出生率而受到青睞嗎?

在不久的將來,添好運和一點心等類型的商戶甚至獲得了米芝蓮指南的關注,在店外排起了長隊伍,並且養成了一種吃飯的態度,與點心以往的緩慢和放鬆的形象完全不同。客戶顯然不介意這些轉變,全日點心的受歡迎程度鼓勵更多這類型的商戶在全港不同地方發展。

當我惠顧其中一家商店時,為了盡快吃到想吃的蝦餃,即使我與陌生人共享一張桌子,我也不會邀請其他人一起前往商店,這實際上是一種反社交的體驗。

我經常看到很多老年夫婦甚至是高齡的單身人士都在這類型的商店內,我想知道他們為什麼不在傳統的大型茶館呢?難道他們將這些富麗堂皇的餐廳與更大型的家庭聚會聯繫在一起嗎?也許這些老年人與他們的家人關係疏離或者沒有任何家人?看到中國老人自己吃點心令人感到悲傷。

新一代人可能會隨時沉迷於他們想要的東西,但是周末參加喧鬧的大型家庭聚會卻會是不同的體驗。

有什麼新的飲食社交模式?
老年人士/單身人士飲食有什麼問題或不方便的地方? 
如何做到食物共享?



Back

CoCoon Community

Picture

CoCoon Foundation

Picture

CoCoon Ignite Ventures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CoCoon Foundation | Charity Registered Number: 19/14541​
Copyright © 2020 CoCoon Foundation
  • Home
  • Our Team
    • Our Team
    • Board Members
    • Advisors
  • Our Work
    • Jockey Club CoCoon STEP >
      • About JCCSTEP
      • Hong Kong Youngtrepreneur Pitch
    • Pursuit of 𝑥
    • Publications
  • Get Involved
    • Support us
    • Work with us
    • Careers
  • Contact Us